七月流火,初心滚烫。广东工业大学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184支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如燎原星火,纷纷奔赴南粤大地县镇村一线。他们怀抱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热忱,在实践中淬炼信仰,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为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,广东工业大学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统筹部署,各学院深入落实“高度重视、确保安全、彰显特色、加强宣传、促进转化”五大要求。实践队伍涵盖理论普及、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、志愿服务等九大方向,师生规模逾两千人,构建起学科特色鲜明、服务精准对接、机制保障有力的实践体系。其中,“东陇筑梦行”实践团和“红数薪传”突击队正是扎根田野、破解难题的生动典范。
在揭阳市惠来县东陇镇,“东陇筑梦行”实践团把资助政策送到田间炕头。学子们化身“政策翻译官”,在定点咨询点手把手教村民操作助学贷款系统;他们更是“暖心勤务员”,跟随村干部深入农家,用方言细数“两免一补”“助学贷款红利”,帮多子女家庭算清教育账。一句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”,让乡亲们紧锁的眉头舒展,心头大石落地。五天内,“定点+宣讲+入户+调研”的四维策略精准触达数百家庭,国家“奖助贷勤补免”政策不再是纸上文件,而成了农民支持子女读书的底气和希望。
“东陇筑梦行”实践团
潮州市江东镇下湖小学的校园里,“红数薪传”突击队用硬核技术为红色传承注入新鲜活力。实践队前期深入潮澄饶革命遗址,感悟先烈奋斗足迹。针对调研发现的本地红色历史认知断层,他们创新融合专业与思政:数学课上,孩子们在解物资分配题中体味革命智慧;编程课上,一行行代码让党史时间轴生动“活”了起来;手工课上,红军帽、五谷地图让孩子们触碰到沉甸甸的爱国情。更妙的是科学实验课的魔力,让红色信仰在孩子们好奇的眼中悄然生根。成效尤为显著:短短数日,该校学生对“潮州七日红”等史实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不足30%跃升至85%,红色精神在寓教于乐中星火相传。
“红数薪传”突击队
“青年学生们正用双脚丈量土地,用所学反哺基层,这正是我们推动人才下乡、科技赋能的生动印证,”团队指导教师方玲如是说。以田野为教室,用行动作答卷,广工青年已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找到价值坐标,青春也因融入祖国山河而愈发闪耀。这支挺膺担当的主力军正以青年智慧书写时代答卷,助力广东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征程上步履铿锵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4月18日,农夫山泉在其公众号推出新品“大柠檬”系列,闯入热闹的...
原小米旗下3C配件品牌ZMI核心团队打造,CUKTECH20号超...
,联想今日推出GeekProG5000锐龙版笔记本,搭载R778...
,传统半导体芯片性能主要取决于多层晶体管的密集堆叠,如今随着新兴...
感谢IT之家网友DynamIK的线索投递!,拼多多今日发布了截至...
定兴农发行聚焦全县ldquo;三农rdquo;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...